编辑日期:2021-09-06 09:49:17
作者:首信软件
下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谈下《纲要》对工程行业带来了的启示。
从人口红利方面来看,
过去70年,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增长对经济增速的贡献,至少能达到30%以上,但从70年代开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增速都在飞速下滑。2000年以后的全球人口增速下滑了1%,甚至有些城市出现了负增长。所以,人口红利也已不复存在。
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动能--人口与技术都陷入了双下降的泥潭中。
(2)三大危机显现
在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动能失速后,新冠疫情又席卷而来。
第一重危机:债务危机
伴随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放水,全球的债务被再次推到了顶峰。零利率一旦收回,债务崩塌是一个很大概率的结果。
第二重危机:贫富差距危机
负利率、零利率、低利率本质上对政府、机构和富人更有利,更容易完成“钱生钱”。相反,那些没资产、没背书、没信贷能力的人,就会被重重地甩下列车。
第三重危机:社会不稳定的危机
比如:印度趁着中国抗疫,向边境频繁调兵,主动挑起矛盾 。增长的失速和贫富差距,侵蚀了原有稳定的生态。
2、未来的形势愈发复杂
从中美关系来看,未来的形式也愈发的复杂,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改变。
3、关注并研究三化,运用相对成熟的技术、工具
对工程企业来说,宏观的趋势要密切关注《纲要》提到的三化。
第一:对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工程企业一定要多关注和研究
第二:各个工程企业要适当的增加科技投入
4、行业逐渐成熟,分化成为必然、竞争成为主旋律
工程行业不同的细分领域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如下:
第一个:下降的行业。如:水工、火电、煤炭、冶金 这些行业的投资也许永远回不到历史的高速增长状态。
二、中观层面
对于工程企业来说,一定要聚焦财富和投资力度大的地方。
对于工程企业来说,一定要关注我国的产业迁移和产业升级。比如,一个主要做电子厂房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可能就会随着产业的迁移,跟着客户从广东到河南再到贵州,因此产业迁移和升级会深刻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5、找准定位,发挥优势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终局来看,未来行业内只会有三种类型的企业存在:一是个位数的超级大平台,二是两三位数的行业大龙头,三是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小微企业。工程企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1、资源和能力的匹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础
从理论上来,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80%以上的企业适用于分析型战略,只有少数的企业可以采取构建型战略。
构建型战略就是构建出企业未来5年、10年后要成为什么样,而不管企业目前的规模、资源与能力。分析型战略则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结合外部市场的情况来考虑目标战略的制定。
不管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定的多高多大,对应的组织、能力、资源一定要与之匹配,这样才能保证战略有效落地。
2、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的创新能力”、“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等,都是企业持续赢得竞争的关键。
3、内部注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匹配,外部注重客户体验
工程企业要关注客户关注的内容,如:客户常常会希望成本更低、响应更快、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稳定性更高。
4、重视企业组织能力建设
任何一个企业的战略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只有三种,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
在企业中目前听到最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太难,未来,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思考。
5、大企业重视资源整合,小企业寻求资源合作
未来的存量市场中,大企业更加重视资源整合,小企业更加重视谋求成为这些大企业的合作者,或者是努力让自己成为这个平台上更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021-60729661/60729662
上海市武宁路423号1号楼6F
关注首信软件公众号